冶金分析
 冶金分析
友情链接
更多... 
 
创刊时间:1981年
刊期: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0-7571
国内刊号
  CN11-2030/TF
国内邮发代号
  82-157
单价: 50.00元/册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
美国《化学文摘》2009年引文
  频次最高的1000种期刊表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著作权转让协议书模板
《冶金分析》模板
《冶金分析》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更多... 
 
 
 
2014年 34卷 12期
刊出日期 2014-12-01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1 大梁钢中夹杂物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李冬玲,夏念平,李江文,张穗忠,余卫华
针对汽车大梁钢轧板,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结合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夹杂物组成元素异常信号的阈值设定方法以及信号频数、强度与夹杂含量和粒度的相关性,详细探讨了大梁钢中Al系夹杂物总量和粒度分布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应用于大梁钢样品不同部位中Al夹杂物的含量和粒度分布分析,获得了不同粒度区间内不同类型夹杂物的分布百分比,测定结果与扫描电镜和化学分析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2014 Vol. 34 (12): 1-6 [摘要] ( 浏览数: 221 ) [HTML 1KB] [PDF 1858KB] ( 下载数: 396 )
7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钒铝中间合金中氧氮
钟华
对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钒铝中间合金中氧氮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为:称取0.05~0.06 g样品于0.50 g镍囊中,将包裹好的样品投入高温型石墨坩埚中进行测定,分析功率为5.1 kW。方法采用钛标样确定氧的校正参数,氮的校正参数由钒铝中间合金内控样(氮的蒸馏-滴定法结果)确定。采用方法测定了AlV55、AlV65、AlV85样品中氧和氮,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均不大于3.9 %,氮的测定值与蒸馏滴定法一致。在AlV85样品中加入碳化硅粉氧标样,氧的加标回收率为97%~105%;在AlV65样品中混入光谱纯Al2O3粉制备成新的样品,按方法测定该样品中氧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2014 Vol. 34 (12): 7-12 [摘要] ( 浏览数: 172 ) [HTML 1KB] [PDF 1535KB] ( 下载数: 577 )
13 溶液制样-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石煤钒矿中五氧化二钒
阳亚玲,颜文斌,蔡俊,匡洪生,高峰,华骏
以硝酸、次氯酸溶解样品,溶液制样法,采用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对石煤钒中五氧化二钒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盐酸溶解高纯五氧化二钒配制校准溶液并绘制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检出限为1.99 mg/L。试样中其他元素Si、Ca、Fe、Al、Mg对钒的测定无显著影响;XRF能谱图考察发现:Si、Ca、Fe、Al、Mg的Kα线与V的Kα线均无重叠,并且这些元素的Kβ线及次级线对V的Kα线也无重叠。精密度试验表明,10次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方法用于石煤钒矿中钒元素的分析,与滴定法测定结果一致性较好。
2014 Vol. 34 (12): 13-16 [摘要] ( 浏览数: 117 ) [HTML 1KB] [PDF 1038KB] ( 下载数: 559 )
17 重铬酸钾滴定法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钒钛磁铁矿中全铁
王鹏辉,金留安,曹爱华
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钒钛磁铁矿中的全铁,消除了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时常受到的钒和钛的干扰。实验表明:通过溶样时加 25 mL硫磷混酸溶解样品来有效避免钛盐的水解可消除钛的干扰;除钒、钛外,其他干扰元素如铜、砷、钼等含量都非常低,在0.01 %以下,对全铁的测定无干扰;在滴加三氯化钛溶液还原二价铁时,滴加至溶液呈蓝色,即三氯化钛溶液过量1~2滴时,全铁和全部的钒一起被滴定;通过采用XRF测定钒,再将滴定法测得全铁值减去由钒转化的干扰量可计算得到钒钛磁铁矿样品中全铁的含量。采用方法对钒钛磁铁矿实际样品和由钒钛磁铁矿与分析纯五氧化二钒合成的样品进行全铁量的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13%~0.30%。
2014 Vol. 34 (12): 17-22 [摘要] ( 浏览数: 159 ) [HTML 1KB] [PDF 859KB] ( 下载数: 410 )
23 制样方法对测定钒铝中间合金中钒铁硅碳氧的影响
孙宝莲,周恺,李波,刘雷雷,隋英丹,王宽,禄妮,王金磊,罗琳
研究了钒铝中间合金(简称钒铝合金)的制样方法对样品中钒、铁、硅、碳和氧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样品的保存和制备方法:样品需置于干燥器中保存;选择一次破碎量为40 g,对于含钒量在55%及以下的钒铝合金样品,控制破碎时间为2 s,含钒量大于55%的钒铝合金样品控制破碎时间为5 s,可将样品破碎至-0.147 mm。随机取AlV55和AlV85合金试样,对各元素进行5次测定,比较制样前后各元素测定结果及其精密度的变化情况,并对元素钒和氧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制样后样品的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保证了各元素尤其是氧和钒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对随机抽取的10批AlV55样品按拟定的方法制样和测定,进行实验室间数据比对,一致性较好。
2014 Vol. 34 (12): 23-28 [摘要] ( 浏览数: 160 ) [HTML 1KB] [PDF 916KB] ( 下载数: 259 )
29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硫铁矿中主次成分
廖海平,付冉冉,任春生,陈贺海,张建波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硫铁矿主量成分S、TFe及10个次量成分MgO、Al2O3、SiO2、P、CaO、TiO2、Mn、Cu、Zn、Pb的含量。采用熔融制样以消除试样的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优化后的熔融条件为:0.500 0 g试样,7.222 3 g Li2B4O7为熔剂,3.805 5 g LiNO3为氧化剂,0.02 g NH4I为脱模剂。通过熔融Li2B4O7挂壁形成保护层避免腐蚀铂金坩埚,在610 ℃预氧化硫铁矿40 min,1 050 ℃熔融15 min可得到满足测试要求的试料片。以固定理论α影响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对一硫铁矿标准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各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8.0%;方法用于硫铁矿实际样品分析,测定值与其他方法测得结果相吻合。方法在提高硫铁矿检测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试剂用量。
2014 Vol. 34 (12): 29-32 [摘要] ( 浏览数: 176 ) [HTML 1KB] [PDF 833KB] ( 下载数: 426 )
3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铸铁中28种元素
张环月,季守华,高英明
对铸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包含C、Mg、Al、Si、Mn、P、S、V、Ti、Cr、Co、Ni、Cu、Zn、As、Se、Zr、Nb、Mo、Sn、Nd、Ce、La、W、Pb、Bi、Te、Sb 28种元素进行测定。试验通过利用国内外21块铸铁标准样品拟合成一套铸铁的通用校准曲线,选择合适谱线和测量条件并进行有效的背景扣除,其中,测定P、S、Mn、Co、As受共存元素谱线重叠干扰的校正系数,解决了元素之间谱线重叠干扰的问题;Pb元素选用Lβ1谱线做分析线,以避免As元素的谱线干扰;Te、Sb、Sn均选用Kα谱线,并采用高分辨狭缝以提高峰背比;C、Mg采用高灵敏狭缝,有效解决了元素间干扰问题及超轻元素、微量杂质元素的检测难题。方法用于铸铁标准样品中主次元素的检测,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均小于1.5%。
2014 Vol. 34 (12): 33-38 [摘要] ( 浏览数: 184 ) [HTML 1KB] [PDF 1010KB] ( 下载数: 332 )
39 高压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锰矿石中钛钒锶
张歌,刘叶楠,段宁,降林华,邱胤轩,周超,文玉成,王丽英
采用高压密闭消解系统,以6 mL HNO3-1 mL HF-3 mLHCl酸体系消解锰矿石,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锰矿石中钛、钒、锶3种金属元素的方法。选择48Ti、51V和88Sr为待测同位素,以钪(45Sc)和铟(115In)为内标校正了基体效应与信号漂移。钛、钒和锶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12、0.003 0和0.014 ng/mL。将方法用于锰矿石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 n=11)不大于2.0%,加标回收率在99%~102%之间。
2014 Vol. 34 (12): 39-43 [摘要] ( 浏览数: 172 ) [HTML 1KB] [PDF 958KB] ( 下载数: 358 )
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硫化矿中金
张翼明,张立锋,周凯红
选取60 mL逆王水和60 mL王水溶解5~10 g样品,在基体浓度不大于5.0 mg/mL时,以1%王水做为测定介质、Rh为内标,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硫化矿中金的方法。试样中基体共存元素和试样分解所引入的酸以及载气等形成的复合离子对测定无干扰。方法检出限为0.007 5 ng/mL,测定下限为0.025 ng/mL,回收率为98%~104%。方法应用于硫化矿实际样品分析,测得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8)在0.78%~3.2%之间。
2014 Vol. 34 (12): 44-47 [摘要] ( 浏览数: 189 ) [HTML 1KB] [PDF 833KB] ( 下载数: 500 )
48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钛白粉中钒
田春秋,邵坤
以3 mL硫酸-2 mL氢氟酸-2 mL过氧化氢为溶剂,采用4步升温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消解,设定灰化温度为1 500 ℃,原子化温度为2 700 ℃,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钛白粉中钒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试液中加入10 mL 0.5 g/L硝酸镁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可有效增强待测液的吸光度;方法线性范围为0~50 μg/L,方法检出限为0.01 μg/g。采用方法对钛白粉样品中的钒进行测定,结果与常规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9%~3.2%,回收率为98%~100%。
2014 Vol. 34 (12): 48-51 [摘要] ( 浏览数: 135 ) [HTML 1KB] [PDF 921KB] ( 下载数: 252 )
5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铋和碲
张晓寒,马冲先,李莎莎
采用盐酸、硝酸混合酸溶解样品,在盐酸介质中加热预还原,以柠檬酸和氟化铵作干扰抑制剂,盐酸(1+9)为载流,控制硼氢化钾的质量浓度为20 g/L,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高温镍基合金中痕量铋和碲的方法。实验表明:铋和碲的质量浓度均在2~10 μg/L以内与相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 3 μg/L和0.002 μg/L。干扰试验表明:铋、碲在10 μg/L以内对彼此无干扰;加入5.0 mL 400 g/L柠檬酸溶液、5.0 mL 200 g/L氟化铵溶液可消除钴、铌、钼、铜对铋、碲测定的干扰;基体镍和主量元素铬、铁对铋、碲测定的干扰可通过基体匹配法消除。采用方法对高温镍基合金标准样品进行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大于5%。
2014 Vol. 34 (12): 52-56 [摘要] ( 浏览数: 144 ) [HTML 1KB] [PDF 848KB] ( 下载数: 225 )
57 碱熔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铋
卢艳蓉,尹明兰,杨龙莲
采用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碱熔融样品,热水浸取后酸化,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铋的方法。实验表明:称取0.1~0.2 g试样,加入 2 g氢氧化钠和1 g过氧化钠,在 700 ℃马弗炉中熔解10 min,可将样品分解完全;选择还原时间为20 min时,控制测定试液酸度为0.6~1.5 mol/L,荧光强度趋于稳定;在待测试液中加入0.5 mL 50 g/L硫化钠溶液,可消除Te对测定的干扰;在待测试液中加入2 mL 50 g/L柠檬酸溶液,可消除Ni2+对测定的干扰。方法应用于铁矿石实际样品分析,测定值与碱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一致。采用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8%~1.3%,回收率为96%~105%。
2014 Vol. 34 (12): 57-61 [摘要] ( 浏览数: 205 ) [HTML 1KB] [PDF 843KB] ( 下载数: 299 )
62 金-溴酸钾-番红花红O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金
宋学省
在磷酸介质中,痕量金对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的变色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两支25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6 mL 1.0 g/L番红花红O溶液、0.5 mL 6.0 mo1/L磷酸,其中一支加适量金(阻抑体系),另一支不加(非阻抑体系),再分别加 0.7 mL 0.05 mo1/L溴酸钾溶液,定容至10 mL,在100 ℃水浴中反应20 min,于波长520 nm处测定阻抑和非阻抑体系的吸光度差,金的浓度在0.5~6 ng/mL范围内与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7.62×10-12g/mL,表观活化能为74.97 kJ/mol。方法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3.1%~3.5%,回收率为99%~105%。
2014 Vol. 34 (12): 62-65 [摘要] ( 浏览数: 125 ) [HTML 1KB] [PDF 953KB] ( 下载数: 339 )
66 磷钨钒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精矿中五氧化二钒
周静,於利慧
采用先将试样与2 g过氧化钠充分混匀,再用2 g过氧化钠将试样全部覆盖的方法碱熔样品,建立了磷钨钒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精矿中五氧化二钒的方法。讨论了测定波长和最佳的显色条件。结果表明:于波长420 nm处,五氧化二钒的量和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干扰试验表明:样品中共存元素除高价锰外都对测定无干扰;高价锰的干扰可通过滴加乙醇使之褪色的方法消除。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003 2%和0.010 7%。方法应用于钛精矿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认定值或国标方法(钽试剂-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1%。
2014 Vol. 34 (12): 66-69 [摘要] ( 浏览数: 219 ) [HTML 1KB] [PDF 910KB] ( 下载数: 294 )
70 滴定法连续测定铅锌矿中铅锌铜
汪更明
铅锌矿样经盐酸和硝酸溶解后,以硫酸为沉淀剂,使铅与硫酸形成硫酸铅沉淀,锌和铜留在溶液中。过滤后,用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溶解硫酸铅沉淀,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滴定铅。分取两份滤液,一份用于测定锌,另一份用于测定铜。测定锌时以氢氧化物沉淀分离铁、锰等金属离子后,在pH 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硫脲存在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另一份滤液中铜采用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方法用于铅锌矿样品中铅、锌和铜的测定,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值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42%~0.088%之间。
2014 Vol. 34 (12): 70-73 [摘要] ( 浏览数: 259 ) [HTML 1KB] [PDF 830KB] ( 下载数: 516 )
74 钙沉淀-EDTA返滴定法测定稀土分离废液中草酸
林燕, 肖观林,胡珊玲
采用过量加入钙标准溶液以沉淀稀土分离废液中草酸,过滤后,再以EDTA返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废液中草酸的含量。在样品溶液中加入400 g/L NaOH溶液调pH值至7.0~10.0,再加入10 mL NH3-NH4Cl缓冲溶液(pH 10.0),然后过量加入钙标准溶液沉淀废液中草酸,滤液再以NaOH溶液调pH值至12.0~12.5,铬蓝黑R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钙。废液中大部分RE3+、Fe3+、Al3+等杂质离子在高pH值下可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得以分离,滤液中残余的Fe3+、Al3+用三乙醇胺等络合剂可消除其对铬蓝黑R指示剂的干扰。采用方法测定稀土分离废液合成样品中草酸的含量,结果与参考值一致。将方法应用于稀土分离废液实际样品中草酸的测定,测得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8%~1.9%,回收率为99%~101%。
2014 Vol. 34 (12): 74-77 [摘要] ( 浏览数: 129 ) [HTML 1KB] [PDF 834KB] ( 下载数: 364 )
78 自动电位滴定法间接测定除氯铜渣中氯
张积锴,张旭,沈庆峰,胡安生,孙敬会,张云彭
除氯铜渣是生产硫酸铜或再生后用于除氯的一种重要原料,为确保其使用质量,需要对其中氯含量进行测定。该渣中氯主要以难溶CuCl形态存在,为了将该渣中的Cl-全部溶出且在溶样过程中确保Cl-不挥发,提出了银量法处理待测试样、自动电位滴定法间接测定除氯铜渣中氯的方法。测定时先将定量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加入到样品中,然后加入硝酸(1+3)溶解,溶液中的Cl-及时与Ag+形成AgCl胶体,加热煮沸使AgCl胶体迅速凝聚并沉淀完全,冷却定容,干过滤。取定量滤液,加入定量过量Cl-标准溶液,煮沸使之沉淀完全,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滤液中剩余的Cl-量,通过计算间接得到除氯铜渣中的氯含量。试液中F-、SO42-、Na+、Cu、Zn2+、Cd2+、Mg2+、Fe3+、As等杂质离子对测定没有影响。采用实验方法测定4种除氯铜渣样品中氯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间接测定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75%~2.6%之间,回收率在99%~101%范围内。
2014 Vol. 34 (12): 78-82 [摘要] ( 浏览数: 127 ) [HTML 1KB] [PDF 847KB] ( 下载数: 550 )
冶金分析
冶金分析
  友情链接: 中国分析网 | 中国金属学会 | 中国应急分析网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 版权所有 冶金分析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82398 E-mail:yjfx@analysis.org.cn 网址: http://yjfx.chinamet.cn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195号 京ICP备060161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