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施善林,郭阳,李东麟,王永海
    冶金分析. 2015, 35(7): 54-5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540
    摘要 (194) PDF全文 (31381)   可视化   收藏
    红土镍矿焙砂、烟尘及电炉渣等镍铁冶炼过程物料经氧化预处理后熔融制样,采用铁矿石、转炉渣标准样品与自制的红土镍矿标样组合建立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校准曲线,实现了镍铁冶炼过程物料中Ni、Fe、SiO2、MgO、CaO、P2O5、Al2O3、Cr2O3、MnO、Co等10种组分的快速准确测定。试验发现,样品粒度为200目(74 μm),900 ℃温度下空气氧化45 min后,各还原性组分的质量分数均较低,在此氧化条件下经氧化灼烧的红土镍矿焙砂、烟尘及电炉渣样品中金属单质及残碳质量分数均可降至0.1%以下,达到了使用铂黄合金坩埚对样品制备熔融片的要求。选择偏硼酸锂和四硼酸锂混合熔剂、稀释比为10、在1 050 ℃熔融15 min,熔融效果较好。采用理论α系数进行基体校正,各测定组分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采用红土镍矿及其焙砂、烟尘和电炉渣样品进行分析,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9)小于5%。测定结果根据灼烧减量校正计算后得出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结果与化学法测定值基本一致。
  • 曾江萍,张莉娟,李小莉,张楠,吴良英,王力强
    冶金分析. 2015, 35(7): 37-4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526
    摘要 (190) PDF全文 (30771)   可视化   收藏
    粉末压片法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制样方法,简单快速,但是粒度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大,限制了这种方法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粒度效应对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影响,实验利用超高速行星式超细碎样机,将磷矿石标准物质粉碎至微米级,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磷矿石中12种组分(氟、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全三氧化二铁、氧化锰、二氧化钛、氧化锶、氧化钙、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将样品粉碎至微米级,能够有效地克服样品的粒度效应,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将氟的测定范围提高到了10.68%,对轻组分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结果也很好。采用多种磷矿石标准物质和人工配制标准物质制作校准曲线,各组分的均方根为0.001 1~0.53。校准曲线采用经验系数和康普顿散射线内标法校正组分间的吸收-增强效应,方法的检出限为3~282 μg/g。对两个磷矿石国家标准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各组分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17%~5.2%。对采用标准物质配制的混合标准样品进行准确度考察,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
  • 但娟,刘元清,陈小毅,李子敬,刘林
    冶金分析. 2015, 35(7): 48-5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611
    摘要 (133) PDF全文 (27963)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熔融法制备试样,以混合熔剂(mLi2B4O7mLiBO2=67∶33)做熔剂,同样品放入铂-黄金坩埚中熔融成玻璃片,其中加入硝酸铵作为氧化剂可避免砷在熔融过程中的损失。通过熔融条件对比试验确定了熔剂稀释比为1∶13,熔融温度为950 ℃。以五氧化二钒高纯试剂作为基体,加入标准物质,制备标准融片并绘制五氧化二钒、铁、磷、硅、砷、氧化钾、氧化钠主次成分的校准曲线,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五氧化二钒中主次成分的方法。结果表明,铁、磷、硅、砷、氧化钾、氧化钠次量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200、100、100、100、100、100 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0.2%。对五氧化二钒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实验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目前行业标准所用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Dr.S.Uhlig, Mr.M.Pater, 王莉莉, 高新华
    冶金分析. 1993, 13(2): 45-48.
    摘要 (1355) PDF全文 (27588)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波长色散X射线光谱仪是对元素分析的一种无破坏性的、对环境无污染的分析方法.可对固体、粒末、液态样品中铍至铀间各元素进行定性、半定量及定量测定.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高新华, 朱一钧
    冶金分析. 1988, 8(5): 24-27.
    摘要 (1424) PDF全文 (27513)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XRF法测定硅酸盐材料中八个主成分(SiO_2、Al_2O_3、C_2O、MgO、TFe_2O_3、P_2O_5、K_2O和MnO)。为准确扣除烧失量对测定硅酸盐材料中主成分的影响,使用PW1600X-射线荧光光谱仪提供的XR—60软件程序,以DJ模型和实验α系数校正基体影响。此法快速、准确,并可获得高精度的分析数据。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李振伍
    冶金分析. 1985, 5(5): 39-42.
    摘要 (1420) PDF全文 (27138)   可视化   收藏
    在钢铁和复杂合金的X荧光光谱定量分析中,分析样品往往是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丝、细棒、小零件或机床切屑等异常形态,需先经高频重熔,制成适合于上机测量的样片.本文通过一组不锈钢样品的实验,介绍用PV8920型高频熔样炉在制备X荧光分析钢铁样品时的应用,并分析和研究实验数据,从而得出各种原始形状样品经重熔处理后各元素变化情况的一些初步结论.
  • 彭慧仙
    冶金分析. 2015, 35(7): 20-2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140175
    摘要 (217) PDF全文 (26216)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纯氧化物经四硼酸锂和碳酸锂熔融制样制备单一氧化物熔融细粉,称取不同质量单一熔融细粉混合后二次熔融合成各元素含量不同的硬质合金人工标准样品,制作校准曲线,选用经验系数法进行基体校正,建立了无定值标样下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钨钴或钨镍类钨基硬质合金中钴、镍、铁、铌、钽、铬、钨元素的分析方法。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对人工配制标准样品的精密度进行考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5%;对硬质合金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精密度良好。准确度验证结果表明,测定结果与GB/T 26050-2010的测试结果及化学法测定值吻合。方法的建立解决了硬质合金定值标准样品难于获得的问题。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朱见英
    冶金分析. 1992, 12(5): 49-50.
    摘要 (1381) PDF全文 (26146)   可视化   收藏
    核电设备用钢(中低合金钢)中含钴量不得超过0.02%,要求测定钢中残钴。本文介绍使用3530多道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钢中的残钴。 3530仪器是固定通道荧光仪,由于我们无钴的通道,因此通过扫描道来进行。 我们利用“通道操作”中操作程序和记录仪,选择钴的分析线,绘制分析线强度分布图,和校正扫描道的2θ角。实验时发现Co小于0.01%时,标准分析点离散,线性差,无法获得良好的检量线,分析残钴有困难。检量线线性差的原因可能由于背景所致,于是
  • 屈华阳,黄生福,霍巍恒,梁元,李艳萍,夏冰
    冶金分析. 2015, 35(7): 32-3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140206
    摘要 (199) PDF全文 (26079)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使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铅锌矿含量进行分析,建立了矿山现场快速测定铅锌矿中铅、锌、铜、钼等元素的分析方法。根据待测元素的能量位置,选用35 kV为最优电压。比较了铝、钛、镍等滤片的测试效果,使用镍元素滤片配合4 mm大准直器能够有效降低钼元素的检出限。为了满足矿山现场实际测定的需要,实验采用无制样直接检测的方法。通过数学校准模型对不同样品表面状态进行校准,实现了现场块状、屑状、粉状等矿山实际样品的良好定量分析。采用实验方法检测标准样品和矿山实际样品中的铅、锌、铜、钼等元素含量,测定值与认定值或其他方法的测定结果相符。准确度偏差能够满足现场选矿的需求,重现性好,检测周期短,已经应用于国内某些大型铅锌矿采矿基地。
  • 任保林
    冶金分析. 2015, 35(7): 79-8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423
    摘要 (166) PDF全文 (25350)   可视化   收藏
    以四硼酸锂-碳酸锂为熔剂,碘化铵做脱模剂,熔融法制备样品,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钒渣、钒渣熟料、提钒尾渣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五氧化二钒、氧化铬、磷、二氧化钛和全铁的分析方法。试验表明,在试样量为0.25 g、稀释比(m样品m熔剂)为1∶20、脱模剂用量为20 mg时熔样效果最佳。采用经验系数法对基体效应进行校正及谱线重叠干扰校正,测定钒渣样品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0.10%~1.9%之间,检出限在35~460 μg/g之间。用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认定值和实际样品湿法测定值相符,能够满足日常分析的要求。
  • 胡芳菲, 王长华, 李继东
    冶金分析. 2014, 34(3): 24-29. https://doi.org/10.13228/j.issn.1000-7571.2014.03.005
    摘要 (194) PDF全文 (9470)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铜粉作为导电介质, 与氧化镧粉末混合均匀, 压片, 采用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测定了高纯氧化镧粉末中的部分杂质元素含量。考察了辉光放电条件, 如放电电流、放电气体流量、离子源温度以及压片条件, 如两种粉末的混合比例、压片机压力等因素对放电稳定性以及灵敏度的影响, 优化了实验条件;尝试了将镧, 氧和铜的总信号归一化进行计算的方法, 用差减法计算了高纯氧化镧粉末中的杂质元素含量。将铜粉作为试剂空白, 连续测定11次, 统计各待测元素检出限为0.005~0.34 μg/g;对高纯氧化镧粉末样品独立测定6次, 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基本吻合, 相对标准偏差在20%以内。
  • 刘 攀, 杜丽丽, 聂富强, 李治亚
    冶金分析. 2014, 34(6): 42-48. https://doi.org/10.13228/j.issn.1000-7571.2014.06.009
    摘要 (457) PDF全文 (5326)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十年来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在金属合金、稀土材料、冶金添加剂、耐火陶瓷等无机固态材料气体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侧重汇总了称样量、助熔剂、分析功率、标准样品等主要分析条件, 介绍了氢、氧、氮元素分量测定的最新进展。讨论了该法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望了无机固态材料中气体分析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 高志军,陈静,陈浩凤,李杰
    冶金分析. 2015, 35(7): 73-7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455
    摘要 (152) PDF全文 (4612)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熔融制样,以土壤、水系沉积物、岩石、铁矿石、铝土矿等标准物质拟合校准曲线,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同时测定硅酸盐和铝土矿中主次量组分(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CaO、MgO、P2O5、MnO)的快速分析方法。确定熔融条件如下:样品与四硼酸锂-偏硼酸锂(质量比为67∶33)混合熔剂在熔融稀释比例为1∶10条件下混合均匀,加入2 mL 500 g/L NH4NO3溶液、0.5 mL 300 g/L NH4Br溶液,于700 ℃预氧化,1 100 ℃温度下熔融。解决了每种矿种都要建立一套分析方法,不能同时测定多种类型地质样品的问题。采用实验方法对GBW07178、GBW07179铝土矿标准物质各组分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小于5%,相对误差(RE)小于10%。采用实验方法测定硅酸盐和铝土矿样品,所得结果与湿法值一致。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戎关镛
    冶金分析. 1991, 11(5): 30-32.
    摘要 (1192) PDF全文 (3287)   可视化   收藏
    标准加入法是一种消除干扰的方法.但干扰成份对测定的影响不一,可以使原来的分析参数—浓度关系从F=m_0C变成F=mC,F=m_0C+b或更复杂的情况(折线、弧线等),只有在某种情况下,使用标准加入法才是合理的.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在使用标准加入法时,应审慎判断其适用性.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周勇义;谷学新;范国强;马群;郭启华;邹洪
    冶金分析. 2004, 24(2): 1-1.
    摘要 (1669) PDF全文 (2583)   可视化   收藏
    微波消解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手段 ,具有速度快、试剂用量少、样品不易被沾污、节约能源等优点 ,目前已在生物、地质、冶金、煤炭、医药、食品等领域内 ,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本文根据消解样品类型的不同 ,近年来 ,对微波消解在上述方面的应用加以归纳 ,共引用文献 74篇。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李云;王晨雪;尚游;尚世智;郭建伟
    冶金分析. 2011, 31(3): 72-75.
    摘要 (2563) PDF全文 (2109)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铁泥制备Fe3O4过程中Fe3+与Fe2+浓度比值的变化,为该工艺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监测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溶液中的Fe3+与Fe2+组成可逆的氧化还原体系,产生一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对影响峰电流的扫描速度、pH值及干扰离子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扫描速度在0.002~0.01 V/s、pH在1.5~2.5时对氧化峰电流及还原峰电流没有影响;溶液中存在的SO42-离子在实验范围内对体系基本无干扰。Fe3+的浓度在0.000 8~0.008 4 mol/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相对标准偏差(n=7)在 0.70%~2.0%之间。该法与标准重铬酸钾滴定法对比,相对误差为1.7%。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邵晓东;刘养勤;李瑛;李发根;
    冶金分析. 2010, 30(5): 38-48.
    摘要 (1862) PDF全文 (2074)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测定镍基合金中化学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从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质谱法、电分析化学法和化学分析法等9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有关镍基合金材料中化学元素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实例,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镍基合金中化学元素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从化学法及单一的元素分析到仪器分析及多元素同时分析。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陈晓青;邓大超;方彩云
    冶金分析. 2003, 23(2): 1-1.
    摘要 (1358) PDF全文 (2025)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金属中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所用的仪器及样品处理等方面的进展。文中共查阅文献118篇。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魏海玉, 秦玲玲, 陶蕊,
    冶金分析. 2006, 26(6): 82-83.
    摘要 (1843) PDF全文 (1972)   可视化   收藏
    不详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李燕群,
    冶金分析. 2008, 28(6): 33-41.
    摘要 (1302) PDF全文 (1857)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重金属元素铅、镉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从样品预处理、分离富集、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提高方法的选择性,简化样品前处理过程,选择简便、快速的分离富集技术为发展方向,同时随着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的提高以及与一些分离富集系统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将拓展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测定不同种类样品中铅、镉元素的应用研究。
  • 郭艳华,戴惠新,杨俊龙
    冶金分析. 2013, 33(5): 76-80.
    摘要 (2180) PDF全文 (1834)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钴资源的综合利用, 对含钴转炉渣回收钴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冶炼时, 钴主要以化学溶解的方式进入转炉渣, 根据其在冶炼过程中进入转炉渣情况及转炉渣存在的现状, 介绍了浮选、火法冶炼、湿法分离、萃取法、微生物浸出等分离回收方法, 并讨论了各种分离回收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其中, 具有高选择性、高回收率、流程简单、操作连续、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的溶剂萃取法, 以及具有污染小、成本低、高效等特点的微生物浸出法, 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许春萱;吴志伟;曹凤枝;高滢滢;
    冶金分析. 2010, 30(8): 30-34.
    摘要 (1991) PDF全文 (1786)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纳米片通过酸处理制备羧基化纳米石墨烯,将羧基化石墨烯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以此电极作工作电极,建立了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痕量铅和镉的电化学分析法。在0.1 mol/L pH 4.5的NaAc-HAc缓冲液中,在-1.2 V富集400 s后,溶出峰电流分别与Cd2+和Pb2+的浓度在2×10-9~2×10-7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10-10mol/L和2×10-11mol/L。实验结果表明,玻碳电极被羧基化石墨烯修饰后检测灵敏度显著地提高。该法已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镉和铅的测定,回收率在95%~109%之间。
  • 研究报告与工作简报
    唐红萍;杨明德;何培炯
    冶金分析. 2002, 22(2): 1-1.
    摘要 (1938) PDF全文 (1682)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