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分析
 冶金分析
友情链接
更多... 
 
创刊时间:1981年
刊期: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0-7571
国内刊号
  CN11-2030/TF
国内邮发代号
  82-157
单价: 50.00元/册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
美国《化学文摘》2009年引文
  频次最高的1000种期刊表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著作权转让协议书模板
《冶金分析》模板
《冶金分析》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更多... 
 
 
 
2013年 33卷 9期
刊出日期 2013-09-30

目次
目次
1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锈钢中17种元素
罗倩华,陈玉红,王海舟
以线扫描进行激光剥蚀进样,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定量分析不锈钢中主、次和痕量元素。考察了激光剥蚀池载气及流量、激光脉冲频率、激光剥蚀孔径、激光输出能量密度对分析性能的影响,对激光剥蚀参数进行了优化。以基体57Fe为内标,校正了元素分馏和灵敏度漂移:以湿法分析用不锈钢屑状标准物质通过环氧树脂等固化剂镶嵌成集合式标准物质作为校准样品,建立了校准曲线。结果表明,除P和Pb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2和0.9679外,其他各待测元素均达到0.99以上: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2~39.71μg/g。将方法应用于不锈钢标准样品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吻合,除样品BSCA316-4中Al和Pb外,其它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10%以内,而Pb元素的含量本身较低,因此其RSD为10.3%也满足要求。
2013 Vol. 33 (9): 1-7 [摘要] ( 浏览数: 1226 ) [HTML 0KB] [PDF 1925KB] ( 下载数: 401 )
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中11种元素
杨金辉,张小毅
样品经混酸溶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煤中磷、钒、铬、钴、镍、铜、锌、镓、镉、铅、铀的含量。对仪器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适宜待测元素的同位素以及选用干扰元素校正方程克服了质谱干扰:以103Rh和187Re为内标进行校正,降低了分析信号漂移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钒、铬、钴、镍、铜、锌、镓、镉、铅、铀的检出限在0.02~3.75μg/g之间。方法用于煤实际样品分析,所得结果与标准方法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5.4%,加标回收率为94%~107%。
2013 Vol. 33 (9): 8-13 [摘要] ( 浏览数: 1115 ) [HTML 0KB] [PDF 858KB] ( 下载数: 601 )
14 环境水体中四乙基铅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赖永忠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环境水体中四乙基铅分析方法的研究报道。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其中吹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T-GC/MS),样品前处理过程可全自动化、灵敏度高及无需有机萃取试剂,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分离、定性及定量的能力,值得在环境水体四乙基铅的监测中推广使用。部分文献报道的PT-GC/MS法测定水样中四乙基铅时,出现的疑似捕集阱或质谱检测器“中毒”现象,可能是由四乙基铅在水样中的短期稳定性较差造成,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解决办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2013 Vol. 33 (9): 14-21 [摘要] ( 浏览数: 1308 ) [HTML 0KB] [PDF 1161KB] ( 下载数: 430 )
22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11种主次组分
李可及,易建春,潘钢
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SiO2、Al2O3、Fe2O3、CaO、MgO、P2O5、Na2O、K2O、SrO、TiO2、F等主次成分的分析方法。选择熔融制样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通过比较P、Ca两元素响应值与观察实验现象以优化实验参数,确定取样量为0.7000g,稀释比为8∶1,预氧化时间为4min,熔样温度为1050℃,熔样摆动时间为5min。混合磷矿石标准物质以配制具有浓度梯度的校准样品序列,以熔融制样方法处理,保证校准曲线工作范围涵盖磷矿石精、中、尾矿中各成分含量分布,测定样品灼烧减量并手动输入进行归一化补偿。方法检出限为63(SiO2)、141(Al2O3)、35(Fe2O3)、198(CaO)、67(MgO)、275(P2O5)、39(Na2O)、46(K2O)、2(SrO2)、42(TiO2)、102(F)μg/g。方法应用于3个混合标样的多次测定,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0.066%~5.3%之间。
2013 Vol. 33 (9): 22-27 [摘要] ( 浏览数: 1390 ) [HTML 0KB] [PDF 843KB] ( 下载数: 410 )
28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钎料中低碳
杨丽,张庸,张继民,刘新,韩树国
对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BAu20NiCrFeSiB钎料中低碳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助熔剂和坩埚对空白值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添加1.2g钨锡助熔剂,分析时间为40s、比较水平为3%时,测定效果最佳:采用由钨锡助熔剂与铁助熔剂制备的打底坩埚,空白值远低于试样含碳量且稳定。在没有BAu20NiCrFeSiB钎料标准样品的情况下,采用基体类似的镍基高温合金GH3128标准样品对仪器进行了校准。将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碳的测定,测得结果为0.0158%、0.0147%,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7%,加标回收率为97%~102%。
2013 Vol. 33 (9): 28-31 [摘要] ( 浏览数: 1159 ) [HTML 0KB] [PDF 814KB] ( 下载数: 519 )
32 滑石粉的X射线衍射快速定性筛选方法
赵景红,盛向军,陈新,刘名扬,曾泽,胡晓静
考察了国内不同产地纯滑石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并与JADE谱图分析软件中所提供的滑石的JCPDS卡中标准数据比对,结果表明,国内不同产地滑石粉具有相同的XRD指纹特征。考察了滑石粉快速定性筛选的可靠性和精密度,以滑石三强线的面间距d值作为定性指标,以衍射峰相对强度(I/I1)作为半定量指标,建立了滑石相含量大于70%的滑石粉的X射线衍射快速定性筛选判定方法,为出口滑石粉的检验监管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
2013 Vol. 33 (9): 32-36 [摘要] ( 浏览数: 1548 ) [HTML 0KB] [PDF 1238KB] ( 下载数: 344 )
37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锰矿石中17种主次组分
刘江斌,党亮,和振云
选用混合熔剂(Li2B4O7-LiBO2-LiF)熔融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锰矿样品中的Mn、TFe、SiO2、Al2O3、CaO、MgO、K2O、Na2O、TiO2、P、S、BaO、Cu、Co、Ni、V、As等17种主次组分进行测定。以NH4NO3为氧化剂、Li2CO3为保护剂可使锰矿中的S与As在预氧化时转化为稳定的盐形式,从而防止S、As在熔样过程中的挥发损失。加入Cr2O3做Mn的内标可消除基体效应对Mn测定的影响。对锰矿石合成标样进行精密度考察,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均小于10%:对锰矿石标准样品及合成样品进行准确度考察,测定值与认定值或湿法测定值一致。
2013 Vol. 33 (9): 37-41 [摘要] ( 浏览数: 1264 ) [HTML 0KB] [PDF 829KB] ( 下载数: 362 )
42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铝合金中钼
李波,周恺,孙宝莲,李延超
采用氢氟酸、硝酸溶解样品,溶液经红外灯烘干后,以四硼酸锂作熔剂,准确加入1.0mL30mg/mL溴化锂溶液作脱模剂进行熔融制样,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铝合金中主量元素钼的方法。采用高纯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钼通过熔融制样配制钼铝合金的校准样品并绘制校准曲线,利用理论α系数法进行基体效应的校正。选择Mo的Lα线作为分析线,测定结果不受样片厚度的影响。方法用于德国AlMo65标样和生产用AlMo60内控样的钼含量分析,测定结果与认定值或重量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7)不超过0.22%。
2013 Vol. 33 (9): 42-45 [摘要] ( 浏览数: 1140 ) [HTML 0KB] [PDF 821KB] ( 下载数: 453 )
46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铂铱合金中铱
石新层,杨军红,李海燕,刘厚勇
样品经王水在烘箱中于180℃消解12h后,加入10mL100g/L氯化镧溶液和10mL100g/L硫酸铜溶液为释放剂,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铂铱合金样品中铱。研究表明,铱浓度在15~100μg/m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083ρ+0.0015,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8μg/mL。采用方法对Pt25Ir和Pt10Ir样品中铱进行测定,并加入铱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6%和2.3%,加标回收率为95%~101%。
2013 Vol. 33 (9): 46-48 [摘要] ( 浏览数: 1120 ) [HTML 0KB] [PDF 805KB] ( 下载数: 671 )
4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萤石中硫
高亮
试样经硝酸和氢氟酸低温溶解,加入高氯酸冒烟,盐酸溶解盐类,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萤石中硫的含量。研究了基体效应、共存元素间干扰及校正。结果表明,基体氟化钙和共存元素Al、Fe、Ba、Mn、P对测定无影响。在选定条件下,硫的含量在0.003%~6.5%范围内与发射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0。方法应用于萤石标准样品YSB1479-02和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认定值或燃烧碘量法吻合,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5%,回收率在96%~104%之间。
2013 Vol. 33 (9): 49-52 [摘要] ( 浏览数: 1135 ) [HTML 0KB] [PDF 875KB] ( 下载数: 401 )
5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属锰中痕量钛
耿新,康宝军,窦成,朱晓明
在新钢种中添加金属锰时,需要知道金属锰中钛的含量,因此提出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属锰中痕量钛的分析方法。实验以硝酸分解样品,选择334.941nm谱线作为钛的分析线,使用与分析样品基体相接近的标准溶液和相同的测定条件克服物理干扰影响。结果表明,钛在质量分数为0.0008%~0.018%范围内与其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03μg/mL,方法用于金属锰样品中钛的测定,测定值与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值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9%~3.3%之间。
2013 Vol. 33 (9): 53-56 [摘要] ( 浏览数: 1378 ) [HTML 0KB] [PDF 942KB] ( 下载数: 294 )
57 硫脲光度法测定粗铼酸钾中铼时钼干扰的消除
周煜,谭艳山,朱利亚,牛春林,汤云正,李玉仙,李美菊,万仲建,王前会
探讨了盐酸羟胺-钼(Ⅴ)-EDTA络合物掩蔽钼,硫脲-铼-氯化亚锡分光光度法选择性测定含钼粗铼酸钾中铼含量的方法。对盐酸羟胺-钼(Ⅴ)-EDTA掩蔽钼的体系及对硫脲-铼(Ⅱ)-氯化亚锡络合物显色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于弱盐酸介质中,80℃水浴35min条件下,4mLEDTA溶液和3mL盐酸羟胺溶液能够掩蔽3.0mg钼,且络合掩蔽体系对显色络合物无影响:于3.0mol/L盐酸介质中,在吸收波长λ440nm处,铼质量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1.91×10-8μg/mL。方法用于含钼40%~50%的粗铼酸钾样品中10%~20%的铼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15%~0.25%,回收率为100%。
2013 Vol. 33 (9): 57-60 [摘要] ( 浏览数: 1311 ) [HTML 0KB] [PDF 831KB] ( 下载数: 501 )
61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
胡存杰
土壤样品经HCl-HNO3处理后,在盐酸介质中用铁氰化钾为氧化剂将Pb2+氧化为Pb4+,然后在盐酸浓度为5%(V/V)的载液中,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铅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铅量在0.5~6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24ng/mL。方法用于土壤标准物质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5)为1.8%~4.5%。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2%~97%。
2013 Vol. 33 (9): 61-64 [摘要] ( 浏览数: 1456 ) [HTML 0KB] [PDF 821KB] ( 下载数: 358 )
65 碘量法测定铟锡氧化物靶材废料中锡
何小虎,周素莲,韦莉,黎羿合
提出了一种测定铟锡氧化物(ITO)靶材废料中锡量的分析方法,并对ITO靶材废料样品的分解方法、还原酸度的范围、基体和共存元素的干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钠熔融分解样品,以铁粉还原、过滤分离部分共存元素,还原酸度(V/V)控制在35%~50%,在保护气氛下,用铝片将锡还原为二价锡,以淀粉为指示剂,碘量法测定锡时,效果较佳。采用方法对国内外6个ITO靶材废料代表试样进行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吻合,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15%,加标回收率在99%~100%之间。
2013 Vol. 33 (9): 65-69 [摘要] ( 浏览数: 1285 ) [HTML 0KB] [PDF 838KB] ( 下载数: 785 )
7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钒铁中硫含量
唐华应,方艳,刘惠丽
采用硝酸(1+2)和盐酸(1+1)的混酸(VHNO3∶VHCl=3∶2)溶解样品,选择S180.731nm或S182.034nm的光谱线作为硫的分析线,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钒铁中硫含量的方法。采用在标准溶液中补加基体溶液绘制校准曲线来消除基体干扰。结果表明,采用S180.731nm(185)作分析线时线性回归方程为I=3.0339ρ+0.3378,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94μg/mL:采用S182.034nm(184)作分析线时线性回归方程为I=2.5863ρ-0.2965,线性相关系数也大于0.999,检出限为0.020μg/mL。方法应用于钒铁标样GSBH4200492和钒铁内控样ETFT04中硫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或红外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5.9%和2.7%。
2013 Vol. 33 (9): 70-72 [摘要] ( 浏览数: 1197 ) [HTML 0KB] [PDF 954KB] ( 下载数: 447 )
73 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铝铜中间合金中锡
刘博涛,王东升,史冬虹,于洋
采用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溶解试样后,加入盐酸,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以氯化汞为催化剂,采用次亚磷酸钠将高价锡还原至二价,将溶液冷却至10℃以下,用碘酸钾滴定法测定了铝铜中间合金中锡的含量。实验表明,在滴定前加入5mL250g/L的硫氰酸铵溶液与Cu(I)生成硫氰酸亚铜沉淀可消除铜的干扰,而其它共存杂质元素不干扰测定。方法对与铝铜中间合金基体相同的铸造铝合金标准样品中的锡元素进行多次测定,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在1.5%~3.6%(n=8)之间,相对误差在0.0%~1.6%之间。
2013 Vol. 33 (9): 73-76 [摘要] ( 浏览数: 1425 ) [HTML 0KB] [PDF 877KB] ( 下载数: 644 )
7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钨产品中痕量杂质元素
李盛意,彭霞,赵益瑶,胡月
采用在密闭塑料瓶中硝酸、氢氟酸常温常压分解样品,系统分析了样品中痕量杂质元素V、Ti、Mo、Fe、Sb、Pb、As、Co、Mg、Ca、Mn、Al、Sn、Na、K、Ni、Cr、Cd、Si、Cu、P、Bi的光谱干扰情况及钨酸沉淀分离基体后各元素的回收率情况,最终确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钨产品中痕量元素的方法。V、Ti由于基本不受基体干扰,钨酸沉淀分离基体后回收率较低,采用在校准曲线中补加基体的方法对其进行测定,其中V的测定下限为5.2μg/g,Ti的测定下限1.3μg/g:Co、Mg、Ca、Mn、Al、Na、K、Ni、Cr、Cd、Si、Cu、Pb、Sn、As、Sb、Bi等元素,受钨基体干扰比较严重,采用钨酸沉淀分离基体后,回收率均在90.0%以上,故采用沉淀分离基体,水标直接测定,各元素的测定下限均在0.10~6.7μg/g之间:而对于受钨基体严重干扰,而且钨酸沉淀分离基体后回收率较低的Fe、Mo、P3元素,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此方法为解决钨产品中痕量杂质元素测定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2013 Vol. 33 (9): 77-80 [摘要] ( 浏览数: 1463 ) [HTML 0KB] [PDF 901KB] ( 下载数: 496 )
冶金分析
冶金分析
  友情链接: 中国分析网 | 中国金属学会 | 中国应急分析网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 版权所有 冶金分析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82398 E-mail:yjfx@analysis.org.cn 网址: http://yjfx.chinamet.cn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195号 京ICP备060161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